產業發展

產業發展組 歷史

張良相 常務理事

2007年 協會成立提產業發展委員會
2008年 協會理監事開始種植咖啡(大同鄉公所補助)並進行朝陽社區觀摩
2009年 芭瑪颱風來襲以及無人領導產業,導玫產業發展委員會流會

宋聖君 總幹事
2010-2011年原住民族委員會部落永續發展計畫-開展小農復耕
2012-2014年原住民族委員會部落活力計畫-部落廚房建造,繼續小農復耕工作

蔡麗敏 總幹事
2014年 討論產業轉型-與組織發展委員會討論談產業連結
2015年 原住民族委員會公益彩劵回饋金計畫-扶植無毒農業種植以及行銷
2015年 宜蘭縣原住民部落大學-教小米酒製作及在地食材教學

目前目標:

過去部落內部的觀光旅遊產業,各業者各自為政,因此旅客來都部落,都不知道從何玩起,也缺乏主導行程的導遊角色,透過導覽,除了提昇部落內部觀光收益之外,也能夠主導外部落旅遊的人對部落的印象及認識,缺乏導覽的角色,觀光客來部落就只是走馬看花,無法深入了解,甚至會對部落有更深的誤解及認識,觀光旅遊的發展就是希望能讓在地人重新主導這認識的過程,讓旅遊有特色,也具備在地的主體性。因此,本計畫希望能夠做部落業者及產業資源調查,並希望能夠整合業者合作來共同推出本村特色旅遊行程,將村內已存在的微型產業重新做盤點,透過對話做加值,再輔以對外行銷,並開展導覽訓練課程,讓部落居民透過課程學習如何帶導覽,如何讓外部人正確的認識部落的文化。在103年,我們村落文化發展計畫,做歷史調查工作,並以此做為基礎,並完成部落誌,更重要的是不只讓外部更了解寒溪部落的文化,也能讓部落內部更了解自已的特色及優勢,讓部落發展工作走往更具體的方向,對內可用做導覽教學的教材,對外也可做為導覽交流的媒介。

56

(一)培力部落居民,透過導覽建立部落主體性
透過過去的文史調查及資源調查的結果,培力部落居民,特別是青年,除了能夠認識部落之外,透過導覽培訓的課程,訓練居民如何介紹自已的部落及特色,建立外部認識部落的主體性。

(二)以集體共識為基礎,帶動部落資源整合
為了強化社區共識的形成,也因此本協會運用資源調查計劃,並預計開設數場參與式討論會,讓部落居民及產業業者能夠參與在公共規劃的行動中。透過固定產業平台會議的討論,確立行程及未來發展方向,更帶動部落資源整合,為讓產業具永續性,本計劃重視部落能參與在旅遊規劃的行程中,並長遠強調產業之永續性,並與104年度之小農配合特別行程,透過居民集體討論及參與式討論的方式,來加強社區集體認同及能力,以互動、參與的方式注入農產創新產業在地的特色,打造屬於寒溪的特色,但在產業發展同時也強調土地與人之永續發展。

(三)旅遊將產業業主整並與在地文化觀光產業結合,產業生根,增加在地就業
希望能夠透過部落在地產業之整合來發展部落之特色,部落特色可促進週邊相關產業的發展,也能促進更多在地就業的機會,另部落若從事農事生產,也可暫時維持家戶之部分生計,更是促進部落經濟之穩定,勞動力也較不易外流,更能提高在地青壯年在地勞動之比率,簡而言之,特色產業生根後帶動週邊產業之發展並促進勞動人口回流,再繼續帶動週邊產業發展之循環,並且能讓這些年青勞動人口加入部落互助照顧的支持人口。

(四)推行社區協力農業(農地認養機制),尋求更穩固之在地就業機制

104年度我們推行農活再生樂活部落計畫,也推動無毒農業生產,今年開始,我們希望配合觀光導覽行程也能整合小農,推出假日農園或農地認養的機制,並為農產業共同創造更穩定的收益與農作物品質,簡單來說就是外部者來認養部落農地,本會則每月固定給予認養人休閒卷、蔬菜與柚子加工品之伴手禮。透過認養農地的機制,讓生產者與消費者共同承擔生產風險。除此之外,也能避免過度擴張的開發,而是按照部落實際就業的需求量計算出適合的協力者數量與資金,而注重在地就業的永續性。

(五)穩固部落產業,支持部落互助照顧

本計劃最長遠的目標,是希望能夠讓部落的產業發展盈餘足以支持我們做部落照顧的方案,透過居家關懷服務及課後照顧服務過程討論及引導,提高部落居民對社區事務的敏感度。另外對於接受居家關懷服務的長者或身障者以及課後照顧的孩童及其家長則透過長期的陪伴及關懷以及不斷溝通,來滿足他/她們的身心需求。

Add a Comment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